中國時尚70年:打破鏡花水月的幻想

中國時尚70年:打破鏡花水月的幻想

當西方時裝設計師將目光投向東方,企圖從豐富且悠久的中國歷史尋求靈感時,第一個想到的總會是龍紋、祥雲和大紅燈籠。這些充滿東方風情的時尚單品,從某種意義上就是“東方主義”的實證——自從1978年愛德華薩義德關於這一主題的開創性論文的出版以來,它已經對西方至上主義和種族隔離產生了負面含義。在其核心,薩義德將東方主義解釋為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觀,將東方人民和文化進行對象化、本質化和刻板印象的處理。比如東方女性在西方國家的眼中要麼是清純順從的“白蓮”,要麼是邪惡妖媚的“龍女”。

然而今天我們想逃離這些學術化的桎梏,少一點政治化,多一點華麗的幻想。今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七個十年,冷眼君在這裏以十年為一個節點,回顧了70年來中國時尚的變遷及其是如何影響世界。回望過去,中國的時尚在不斷被西方借鑒,蜚聲國際;放眼未來,在即將跨入下一個十年的關口,來自東方的“白蓮”與“龍女”該何去何從?

 

演員黃柳霜就是西方視角下的東方女性典範

50年代

中山裝和列寧裝

建國初期,雖然沒有確定服飾制度,但由於國際形態的變化,人們的着裝會在不經意間與意識形態掛鈎。為了體現艱苦樸素的社會主義新氣象,當時的人們進入了男女同裝的時期,無論男女老少,穿的都是中山裝或列寧裝。撇開1956年出現充滿春天氣息的“布拉吉”不談,當時的着裝理念是最大程度地模糊性別差異、社會階層、職業、地位,同時不分年齡,不分季節,不分場合。儘管當時也有愛美的少女會穿工裝褲和碎花襯衣,但潮流的主流一直都是“男穿中山裝,女着列寧裝”,這兩種服飾變成全國上下最正式也是最普遍的服飾。

這兩種服裝摺射出的理想主義和烏托邦主義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由解放和性別平等的美好願景。因為當時勞動力的稀缺,政府鼓勵女性走出家門,投入生產——在動員海報中,先進女性穿的都是列寧裝。另外,這兩種服裝在歐美成為了反資本主義的象徵,許多左傾的知識分子熱情地接受了這種服裝文化的影響,事實上,法國也出現過類似中山裝的“高領束腰外衣”,而美國百貨公司布明戴爾的“軍藍色工人套裝”更是大賣商品。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,甚至投射到高端時尚中。

 

近年,不少在外國打響名堂的華裔設計師都會在作品中回溯根源。在華裔設計師張卉山的 2013秋冬系列中,設計師為中山裝注入嫵媚元素,有着粉色蕾絲和水鑽紐扣的中山外套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。張卉山表示,傳統上只有男性穿中山裝,這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將”權力還給女性,社會不僅僅只有男權”的呼籲。

   

卉山(Huishan Zhang)設計的中山裝

60年代

綠軍裝與“小紅書”的天下

1966年,十年浩劫開始,經濟進入困難時期,國民服飾陷入更加單一的局面。在“不愛紅裝愛武裝”等思想影響下,由綠軍裝、解放鞋、紅袖章、軍挎包構成為當時男女青年的時裝,誰要是再手拿一本“小紅書”那就是最時髦的人了。

1999年Dior春系列,設計師John Galliano用《紅太陽》作為音樂背景,以當時中國的服裝為靈感,設計了這一命名為“紅色衛士”的系列。Galliano在採訪中提到,他當時正在看中國的軍隊服裝,看這些服裝的顏色以及上面金色的亮片,大受啟發。這個系列當中的元素如紅色的火炬,細小的紅珠以及絲綢做的臂章,都是出自於那個年代瘋狂的“年輕的信徒”的制服上面。

 
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於江西熱線http://www.online.jx.cn,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※想知道真正好吃不黏牙的牛軋糖在哪嗎?

※來台東旅遊不可錯過的,台東名產 「池上米、地瓜酥、洛神花」

※專業婚禮錄影團隊,用鏡頭記錄人生中值得紀念的一刻!

※婚禮大小事,新人分享高CP值桃園婚紗

※各類招牌、海報、大圖輸出,急件製作施工!

桃園機場接送24小時待命,專業推薦!